9月28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金雯教授莅临潘甜甜av
,为潘甜甜av
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此次讲座由潘甜甜av
院长张世胜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金教授对17、18世纪东西方文明和文化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的背景进行了介绍,她指出,这一时期欧洲现代性的转型不是地方的发明,而是与世界的交流碰撞中产生的全球化产物。东方知识在传播到欧洲后,也对破除欧洲的例外性、推动文明互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接下来金教授将19世纪晚期法语中出现的“中国风”(Chinoiserie)置于早期现代东方物质文化西传的整体脉络,梳理了其出现的前提和背景,即早期来自阿拉伯地区的装饰艺术对欧洲艺术的影响,进而考察洛可可艺术(绘画与装饰艺术)的美学特征及其所蕴含的阶层政治,并厘清了中国风在这两个层面产生的作用。金教授以18世纪洛可可时期法国画家华托(Antoine Watteau)的画作为例,介绍了其打破阿拉伯对称性风格,以自己的方式推进了在绘画艺术中的中西人物形象融合并推动了洛可可对西方古典美学颠覆性的艺术贡献。

最后,在交流环节,老师和同学们积极提问,金教授细致、耐心解答。她指出,受中国风和阿拉伯风的影响,洛可可表现出了富有奇幻色彩的杂糅性美学趣味。它不仅表达了这一时代欧洲启蒙艺术对古典美学的反抗,更体现了长达18世纪中欧洲人对异域的自由想象,是欧洲艺术体制的转折点。虽然东方在推动18世纪上半叶欧洲视觉艺术从巴洛克向洛可可风格的转型中没有简单的因果线条,但它却为这一转型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语境。
整场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金教授的分享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一文学研究维度及其研究方法,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拓宽了大家的学科及科学研究视野。
图|梁渝晨;文|许晶阳;初审|薛雨轩;复审 | 张红婕;终审 | 张世胜